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拥有最庞大的吸烟者群体。每2个吸烟者中有1个会死于吸烟相关疾病,7.4亿人受到二手烟危害。同时,中国也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非吸烟者,超过10亿中国人不吸烟。
施行全面、严格的控烟措施,将影响吸烟者的消费决策,创造有利于戒烟的社会环境,有效保护绝大多数非吸烟者的健康。
这是吸烟者小A,他每个月用100元来买烟,他买的是20元/盒的卷烟。一个月下来,他的吸烟量是100支(5盒)。
注:据202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烟草消费税改革暨烟草行业全产业链研究》,中国目前的卷烟加权平均零售价是18.69元/盒。
为了帮助小A减少吸烟量,我们希望通过提高烟草消费税的方式,减少小A的购买行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所有减少烟草需求的一揽子措施中,提高烟草税被认为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控烟措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也提出: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寓禁于征”:消费税不是为了促进消费而征收的税收,而是通过课以高税,遏制某些于社会发展不利的行为, 以达到禁止其继续发生的政策措施。
目前,中国烟草消费税占价格的比例为52%,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75%仍有差异。如果卷烟消费税占价格比例从现在的52%提高到75%,价格将从20元/盒变为38元/盒,同样用100元,只能买到约52支卷烟(2.63盒),小A每个月比之前少吸48支烟。
“以税控烟”的逻辑是:通过提高卷烟消费税,提升卷烟价格,同样的预算,能够买到的烟更少,以此减少卷烟消费。全球很多国家都通过大幅提高烟草消费税,减少烟草消费,降低吸烟率。
中国烟草消费税经历过5次调整,1994年开始计征消费税,2009年、2015年曾两次提高烟草消费税。然而,从中国烟草整体消费量来看,为什么以小A为代表的吸烟人群的吸烟量仍然维持在原有水平,甚至还多了?
“提税控烟”的过程中,究竟哪些地方“踩坑”了?
因为卷烟利润率高,烟草公司完全有能力在提税的同时压缩利润,为了维持现有的消费人群和销量,保持产品价格不变。小A用100元依然可以买到100支卷烟(5盒)。因为烟草业知道,烟草会带来过早的死亡,维持现有吸烟者的消费并开拓新的使用者尤为重要。
真相:2009年5月1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调整烟草消费税,同一天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出《调整国产卷烟调拨价格的通知》,要求维持烟草批发价格不变。这意味着2009年提高烟草消费税并没有影响卷烟零售价格,也不会带来消费量的下降。相比2009年的销量,2010年卷烟销量持续上升。
据《烟草行业全产业链财务分析》数据,2013年至2018年税收占比呈上升趋势;成本费用占比2015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之后稳定在32%的水平;利润占比2016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之后保持在20%的水平。
避开第一个“坑”后,烟草消费税提升,税价联动,烟草消费理论上应该下降,但由于卷烟被分为不同的品类,不同品类的价格差异很大。当存在许多可选的替代品的情况下,小A原来消费的20元/盒的卷烟涨价后,小A可以选择原来更低价位的卷烟品类,用100元依然可以买到100支卷烟(5盒)。
真相:在中国市场上,高价卷烟盒低价卷烟的零售价差距有云泥之别。据媒体报道,2015年卷烟消费税提升后,一包3至5元的低价卷烟在全国城乡的绝大多数市场都能买到,低价卷烟的轻易获取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尝试第一支烟。
“青少年购买卷烟既‘便利’又‘便宜’,一些烟草零售商甚至将卷烟拆包单只售卖,青少年便可用0.15-0.25元,购买到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支卷烟并由此上瘾。”——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万霞副研究员
“只要存在低价卷烟,就会像一个诱饵一样,用可以获得的价格,引诱青少年继续吸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郑榕教授
2015年卷烟消费税提升,税价联动后,烟草销量仅在2016年短暂下降后,就从2017年开始持续上升。
避开前两个“坑”,烟草消费应如预期般下降。但是,2019年新的财税改革方向再次为烟草消费税本应产生的健康收益带来了不确定性。
2019年国务院公开的《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中提出消费税改革方向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2024年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消费税的改革方向。据媒体报道,近期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部署”中提到,争取在消费税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消费税改革的这只靴子落地前,让我们推导一下:
若消费税后移并下划地方,地方政府是否会为了充盈地方收入,缓解财政压力,更多促进烟草消费,营造更适合吸烟的社会环境?
这就意味着,地方层面的其他控烟措施(如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室内吸烟现象将会被地方政府所默许,更多的烟草广告将会出现,促进烟草消费。
当暴露在频繁可见的烟草广告和随处可见的吸烟行为中,小A对吸烟的认可度会进一步提升,甚至可能会从别的预算里(如购买书籍、食品、娱乐等)挤些钱出来,买到和原来一样多、甚至更多的烟。
“烟、酒从人类健康的角度上来看有负外部性,各国都设置高税率提高价格抑制消费并列为中央税。如果将这部分烟、酒的消费税后移给地方,各地都会鼓励烟、酒的销售,不利于纠正负外部性”。——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
若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拉弗曲线”能够很好地解释税收和消费的关系。
“拉弗曲线”设想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限度(图中的“临界点”)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够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消费的增长,使得税基减少,税收收入反而会下降,这个时候,再继续提高税率,反而会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控烟的目标,是减少烟草销量,降低吸烟人数,即拉弗曲线的右侧。对于政府来说,拉弗曲线上端左右两侧都可以获得差不多的税收收入。而对于烟草公司来说,更希望将税率控制在拉弗曲线的左侧。
目前已有的提税方案,可以提高政府的收入,但可能并不会带来吸烟人数的大幅减少,距离“以税控烟”最终目标的区域仍有很远的路。
上面已经踩过的“坑”和可能会踩的“坑”,会让烟草消费税“寓禁于征”的效果打折扣。若想通过提高烟草税这一控烟措施减少小A的烟草消费需要:
当然,消费行为是个复杂的过程,仅仅依靠一项控烟措施是不够的,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烟盒图形警示都是帮助小A降低烟草消费、成功戒烟的重要保障。
小A是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如果过去的小A被严格的控烟措施保护,他就不会成为吸烟者。而我们现在所努力的,就是保护所有人,保护下一代,不受烟草带来的危害。
最后,请你花一分钟做份小调研,助力更好地制定烟草税政策。如果你有更多时间,可移步《国人烟草使用评估问卷》完成加长版调研。
Q1: 你是否支持大幅提高烟草税价,降低全民吸烟率,保护公众健康?
Q2: 你是否同意将卷烟消费税下划地方?
Q3: 以当前中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你认为当前中国的卷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