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23时,周杰伦新数字单曲《说好不哭》登陆腾讯音乐三个平台,发行仅12小时,销量就突破1500万人民币,成为平台历史销售额最高的数字单曲。在预售期间就有乐迷先付款,再等候歌曲发布,自发自愿自掏腰包选择正版。

网络上调侃:购买数字专辑后,周杰伦的“手机不断跳出提示‘微信收款3元’”,正表现出乐迷希望通过为正版付费支持周杰伦的创作。

从一直陪伴我们的音乐、图书,到在线视频、新闻资讯等,以付费方式维护正版版权已慢慢成为人们的习惯。

在线音乐走向

正版化

在线音乐走向正版化

从A面听完换B面的音乐磁带,到尽享高清音质的CD、体积小容量大的MP3随身听,再到想听什么搜什么的手机App,音乐的承载形式在十几年内快速更迭。与此同时,中国音乐作品正版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回溯“实体音乐”时代,音像店曾是文青们常常驻足的“音乐补给站”。虽然质量良莠不齐,但十块钱一盘的盗版磁带或是四五十元的正版CD,都能够承载相同的音乐。成倍的价格差、简单的盗版方式和尚未完善的监管模式,使得盗版音像制品在市场上泛滥。

2002年,百度MP3上线,音乐获取的新路径使得音乐市场由实体音乐向数字音乐转变。

作为免费歌曲下载平台,百度MP3曲库几乎囊括全部中文歌曲以及海量英文歌曲。据财新报道,2006年,在百度下载歌曲的用户约有100亿人次,下载量占全国音乐市场下载总量的93%。

然而,在中国,超过 99% 的在线音乐下载都是非法的。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2008年发布数据显示,尽管中国音乐市场很大,但数字音乐市场价值仅占全球的1%。

在线音乐免费下载行为,严重破坏了音乐市场平衡,唱片公司和音乐人的投入,无法取得应有的回报,传统音乐CD销量同时受到严重影响。《2008互联网音乐调查报告》指出,50%的消费者已经不购买或者极少购买CD,26%的消费者因为网络放弃了原来买CD听音乐的习惯。

面对“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状况,环球唱片、华纳、索尼BMG等唱片公司曾多次联合状告百度侵犯版权,但判决结果并不尽如人意。2010年,经过两次败诉后,唱片公司与百度和解,签订反盗版协议,并开始由百度支付版税,三家唱片公司提供完整歌曲的合作模式。

2010年后,国家加大监管力度,接连开展针对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的“剑网行动”,以查处并关闭盗版网站、收缴盗版制品、删除盗版链接等方式净化版权环境。加之唱片公司与平台间不断地冲撞磨合,中国数字音乐开始走向正版化。

此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音乐搜索、播放、下载可以在手机上一站式完成,随身听、CD机和MP3播放器等独立式音乐播放器逐渐边缘化,拥有丰富曲库的手机音乐App迅速取而代之。2011年起,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App相继上线。在音乐载体形态转变的发展初期,相关监管措施尚未完善成熟,为吸引流量扩充曲库而提供未授权音乐的行为在各类App间屡见不鲜。

2015年,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突破了音乐行业长久以来侵权盗版成风的困局。

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网络音乐服务商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文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建立网络音乐自审工作流程和责任制度,并严格按照文化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内容审核标准和规范。

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推动《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订,通过版权保护来促进音乐产业尤 其是数字音乐的有序发展。

高强度、高密度的监管政策一经出世,便引发一场数字音乐平台对音乐版权的争夺。

腾讯音乐于2014年成功牵手华纳、索尼;2017年整合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成立腾讯音乐集团(TME)后,腾讯又斥重金与环球达成战略合作,独家获得环球音乐旗下录音和词曲版权及中国大陆地区数字版权分销权。阿里、网易、百度等平台分别与滚石、索尼、太合麦田等百余家唱片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瓜分音乐版权。

为将天价版权投资的回报最大化,各平台开始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通过签署音乐版权授权协议的形式进行合作,并尝试在用户下载涉及版权的音乐时进行收费。此举在扩大回报的同时加速了中国音乐市场的正版化。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头部数字音乐平台音乐正版率已经超过90%。

透过付费之路

看版权保护

透过付费之路看版权保护

付费与正版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版权正规化的进程,可以透过用户为正版音乐付费行为的变化呈现。

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76.3亿元。细观其收入结构,用户付费占比由2013年的31.3%上升至59.2%。用户付费已经取代广告成为中国音乐市场第一大收入来源。

尽管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付费用户已经达到3877万人,较2013年的242万人增长15倍,但相较于一个成熟的付费市场,中国数字音乐付费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付费用户占比不到中国所有数字音乐用户的6%,而美国数字音乐付费率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34%。

付费用户短时间内能够成倍增长,表明用户对正版数字音乐付费意识正在形成。正版音乐用户的流量基础和付费意识的普及,势必带给中国数字音乐付费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

“愿意为了喜欢的歌曲和歌手付费。”25岁的文芮告诉财新记者,“会员一个月二十几块可以随便听,肯定比四五十块买一张CD只有十首歌划算多了。以前听盗版确实也是因为穷,现在有经济实力了,愿意支持正版。有机会选择无损音质、杜比音效之类的额外权限也很给正版音乐加分。”

和文芮一样,超过60%的数字音乐用户因为可以享受更多、更高品质的音乐选择付费。支持喜欢的明星、享受会员特有权限同为用户付费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

各领域版权

发展进程

各领域版权发展进程

网络音乐并不是第一个成功以“平台付费+强监管+独家内容”模式,推动内容正版化的知识产权市场。

早在2010年以前,中国主流视频网站就已相继推出付费服务。2014年爱奇艺自制网剧《盗墓笔记》的成功,引得腾讯、优酷等多家视频平台争相效仿,生产独家自制版权网剧,并成功激发用户付费热情。当年,中国视频付费用户井喷式增加,同比上涨超过10倍。

版权正规化对网络视频行业带来明显经济效益。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网络视频行业近千亿的营收规模中,逾三成来自用户付费,而在6年之前,用户付费的比例仅占4.4%。

同正版网络音乐相似,正版视频吸引用户付费的主要原因也是“质”与“量”。

在正版化带动行业发展的成功模式下,知识资讯、专业新闻媒体行业也力求摆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侵权现象多发的现状,纷纷试水内容付费制。

回顾盗版乱象到版权正规化过程,完善监管制度、加强执法、推广保护知识意识并持续提供优质内容、服务环环相扣。

作为版权正规化果实的享有者,你愿意为内容买单吗?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国际唱片业协会
《2008互联网音乐调查报告》
公开资料整理

 

记者:孙茜 李晨(实习)

设计:高旭

开发:李奕(实习)刘佳昕

监制:耿铭钟

财新数据新闻中心出品

 

保护知识产权,过正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