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乳腺癌不是抽签,病人总能从自身寻到原因,
在努力避开癌症的人生路上,你最大的帮手可能就是你自己

患乳腺癌不是抽签
病人总能从自身寻到原因
在努力避开癌症的人生路上
你最大的帮手可能就是你自己

2019年10月25日,是中国第11个爱乳日。

当谈及女性健康,乳腺癌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乳腺癌已经多年蝉联中国乃至世界女性健康的最大威胁。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乳腺癌新增患者达200万例。

“妈妈在2017年4月确诊了乳腺癌。”来自医生的电话彻底改变了薛锐和母亲原本平静的生活。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周期持续了近一整年。“化疗的过程很痛苦。”薛锐介绍,每三周一次的药物注射带来很多负作用,薛锐的母亲经历了脱发、恶心、呕吐及食欲减弱,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化疗和放疗结束后需要长期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每天1小粒,持续5年到10年,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给病患带来极大的痛苦,“会关节痛,每走一步都疼;失眠,就像更年期的痛苦放大10倍,生活质量非常低。”薛锐说。

女性癌症之王

在中国,还有许多像薛锐妈妈一样的乳腺癌患者。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指出,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30.4万例,占全部女性癌症发病近两成,位列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首。

同年,8.16%女性癌症患者因乳腺癌离世,使乳腺癌成为仅次于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的第五大致死的癌症。

乳腺癌连年稳居中国女性新增癌症发病人数第一,并且增速加快。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例数较2012年的27.3万例增长11%。45.29/10万的发病率表示当年每2208名女性中,就有1人患有乳腺癌。

2015年,中国每2208名女性中就有1人患乳腺癌

从全球来看,各地区发病率相去甚远。2018年,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最高,达到94.2/10万,欧洲、美洲次之,亚洲处于世界平均发病率之下,非洲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从绝对数量上看,由于人口基数大,这些病例中的43.6%发生在亚洲。

死亡人数方面,全球半数乳腺癌死亡患者来自亚洲。究其原因,中国病患在发现乳腺癌时多为中后期,治疗已无法有效控制癌细胞扩散,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并非判了死刑

“刚得知消息的时候很怕失去妈妈。”薛锐告诉财新记者,像所有从未接触过乳腺癌的人一样,自己甚至连癌症、恶性肿瘤是一回事都不知道,经过搜索才了解化疗其实就是输液,“曾经觉得,得了癌症就是判了死刑。”

与多数癌症一样,乳腺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由乳腺上皮细胞在致癌作用下突变引起,导致细胞繁殖失控。

初期癌变细胞还没有通过皮肤或粘膜下的基底膜侵犯到真皮组织,只要切除病灶就可以完全治愈。严格意义上而言,此时的癌变并未发展成真正的癌症,而是被称为原位癌,或0期癌。

由于原位癌通常毫无症状,常规检查难以发现,无法及时进行干预,癌细胞会逐渐穿破真皮组织,转变成会转移的浸润癌。

 

乳腺癌在临床上分为四期,I期、II期尚未发生除水平淋巴结转移外的癌细胞扩散;III期癌细胞尚未向远处转移;IV期则是人们常说的“晚期”,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此时的癌细胞可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危及生命。

与很多癌症不同的是,乳腺癌患者在经过科学的治疗后存活率较高。柳叶刀发布的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研究报告(CONCORD-3)显示,2010年至2014年,美国女性乳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达90.2%,中国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近年来也显著提升,达到83.2%,较10年前增长7.3个百分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乳腺癌是可以通过筛查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

若能在患病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乳腺癌病患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8.8%,几乎不存在生命之忧。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晚期发现病情的病患生存率则不足30%。

大部分中国人防癌意识差,缺少对乳腺疾病早期筛查的意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乳腺癌指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马飞表示,中国乳腺癌患者I期的诊断率较欧美低近27.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导致一些女性羞于露体,不愿在医生面前露出乳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患者错过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机。

可以避免的疾病

不幸中的万幸,薛锐的母亲在II期时检验出癌症,癌细胞尚未发生远处转移。虽然经历了治疗的痛苦,失去了一头秀发与一侧乳房,及时的科学治疗还是保住了母亲的生命。

由于术后清扫淋巴结,过量运动或长时间乘坐飞机会导致淋巴水肿,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除此之外,薛锐母亲的生活基本与生病前无异,并且生活习惯更加健康。

“现在妈妈更关注运动和饮食的多样性。”薛锐说道,“以前母亲总以事业为主,不爱运动,吃饭比较糊弄。生病是一个契机,说明之前的生活状态是出了偏差的。”

 

虽然乳腺癌的成因尚无定论,但不良生活习惯无疑是诱发乳腺癌的一大因素。WHO表明,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都有可能增大乳腺癌的患病危险。减少激素摄入、远离辐射、母乳喂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乳腺癌的几率。

除了生活习惯,家族病史、遗传基因病变和年龄自然增长等不可控因素,也被证实是导致乳腺癌的重要因素。

乳腺癌发病年轻化

年龄的增长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身体条件面对癌症更加不堪一击。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2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此后随年龄增长迅速攀升,于50岁至60岁达到高峰(发病率为94.12/10万)。

通过比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发布的包括中国上海、嘉善、中山、哈尔滨、香港在内的5个地区15年来乳腺癌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数据,财新记者发现,1998年,乳腺癌高发年龄段在70岁-80岁,15年内,乳腺癌患病高发端口前移了近20岁。

中国女性乳腺癌高发年龄段前移

注:数据包含上海、嘉善、中山、哈尔滨、香港五个地区

WHO预测,经过乳腺癌防控宣传、筛查推广以及医疗手段的进步,全球乳腺癌病情发展或将在未来5年后好转,乳腺癌发病增长率可能在2050年后逐渐降低。

但乳腺癌患者仍有很多需求尚待缓解。薛锐向财新记者提出,“看了许多乳腺癌相关文章,发现他们都无法缓解病患的恐惧,无法系统性的解答疑惑,无法教病患怎么改善生活。而专业性强的文章又太过学术性,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很难读懂。病患和家属缺少了解正确、科学且有效信息的渠道。” 在力求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命的同时,社会更应着眼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辅导。

文中薛锐为化名。

数据来源: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国家癌症中心历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研究报告、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癌症协会

数据来源: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
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研究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美国癌症协会
国家癌症中心历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记者:孙茜

设计:李靖华

开发:刘佳昕

监制:耿铭钟 韦梦

财新数据新闻中心出品

关注公众号caixinvislab看更多互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