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对个体而言,日常生活也都受到冲击,在“减少外出,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官方号召下,“宅家”一族如何锻炼?

数据来源于专业数字健康管理平台


点击开始阅读
2019
2020
-PART 1-
因疫情改变的运动轨迹

2020年中国人均步数大幅减少,每日人均步行5927步,相较2019年下降22%。

分年龄来看,每日步数降幅最大的为80后青年群体,下降27%。

与步数变化形成对比的是,疫情高峰期过后,运动渗透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PART 2-
宅出来的身材焦虑

减少外出走得更少,宅在家里吃得更好,宅家一族对自己的体重也十分关注。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由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是用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之一。中国人的BMI标准范围为18.5-23.9,过胖或过瘦均可能增加疾病风险。

据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城市,相较于2019年,2020年几乎所有年龄段人群BMI均有所上升。唯一在2020年瘦身成功的在上海的00后男生。

女性各年龄段的标准BMI占比均高于男性,但女性对自己身材的满意度比男性更低,更受身材焦虑困扰。

男女性BMI分布情况
各年龄段标准BMI占比情况
身材满意度调查
-PART 3-
各城市运动状况速览

西藏、甘肃、云南、青海四省的每日平均步数均高于8000,是平均步数最高的四个省份。

分城市来看,拉萨日均9539步最多,高雄日均5808步最少。

按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涂色后可以发现,5线城市的居民步数最高,日均步行7599步,以65厘米步幅计算,大约步行4.9公里,相当于绕标准足球场12.3圈。

而从运动渗透率来看,运动渗透率最高10个城市,大多分布在南方,位于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等省份;最低的10个城市则大多分布在北方,来自吉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山西、青海等省份。

痩不等于健康,中国人的BMI标准范围为18.5-23.9,以这一尺度衡量,中国大陆省市的人均BMI均在这一范围内。整体来看,南方居民体重较北方稍轻,平均BMI也较低。而台湾却是南方省份的一个特例,平均BMI高达24.8。

选取全国50个主要城市按BMI超标占比由小到大排序,北京排在倒数第9,在四个超一线城市中超重最明显。

BMI指数随年龄变化上升明显,80后、70后、70前男性的平均BMI指数高于标准BMI区间。80后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男性出现“过劳肥”的现象;而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福”十分明显。

-PART 4-
为了什么而运动?
因为什么没运动?

疫情之下,居家办公、在家上学成为生活常态,“宅家”锻炼成为无法外出又想要运动的唯一选择。有八成被调研者称自己在疫情防控在家阶段参与运动,其中有63%的人一直有运动习惯,疫情防控在家期间继续运动,15%的人疫情防控在家期间开始运动,恢复上班后继续坚持运动。

运动习惯调查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然而即使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也还是有很多人不参与运动。为什么不运动?31%的被调研者表示“有点懒”,另有25%的人表示“没时间”。此外,还有没人陪伴、缺乏场地、没人指导、没兴趣等原因。

没有运动的原因

对于“打工人”而言,下班之后懒得动,缺少运动时间成为参与运动的阻碍。分职业来看,公务人员的运动渗透率最高,除退休人员外,程序员、技术工人、客服、市场营销、司机、物流等职业的运动渗透率较低。

不同职业的运动渗透率

为了什么而运动?对参与运动的人群而言,大部分人是为了健康而运动,此外减脂也是重要目标。比较男性和女性的运动目的,女性塑型的占比更高,而男性增肌的占比更高。

在运动类型偏好上,大多数人都更喜欢有氧运动,女性对柔韧性运动的偏好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选择力量训练的更多。

运动偏好选择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迈开腿、管住嘴”,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不二法门。2021年春节将至,宅家生活要记得保持运动哦!

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出品

 

数据来源: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

 

制作团队:韦梦 李晨 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