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10月举行的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研究人员报告称,首次在人类粪便中发现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

研究者对来自日本、芬兰、意大利、荷兰、波兰、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的8名参与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每10克粪便中有20个微塑料,直径为50到500微米不等,检测到的塑料类型高达9种,所有参与者的粪便样本中至少有一种微塑料。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Philipp Schwabl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证实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怀疑——废弃的塑料最终会到达人体内脏。

“我对此结论并不惊讶,在自来水、瓶装水、鱼和贻贝组织甚至啤酒中都发现了微塑料。”英国约克大学环境科学教授Alistair Boxall说。

就连寒冷遥远的南极,也没有摆脱塑料污染。2018年1月,在南极执行海洋科考任务的中国科学家发现,南极的表层海水里出现了肉眼不可见的塑料微粒,含量甚至高于地球海洋的平均水平。

“海洋中的PM2.5”来自哪里

日常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中,经常会出现塑料微粒的身影。它被添加在牙膏、洗面奶、沐浴液、去角质霜等产品中,用于增加轻微的摩擦功效。

这些含有塑料微粒的个人护理产品一经使用,含有大量塑料微粒的污水便经由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无法将污水中的塑料微粒全部过滤,以致于大量塑料微粒排进河流最终流入海洋,成为微塑料进入海洋的直接渠道。

然而,个人护理产品的排放量仅占全球初级塑料污染的2%,不慎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的垃圾,才是微塑料污染形成的最大来源。在风浪和海流等外力协同作用下,大片的塑料碎片将会破碎、分解成直径微小的塑料颗粒,成为“海洋中的PM2.5”,通过大洋环流流向全球各个角落。

鱼类和鸟类会误食这些大小看起来和真正食物没什么差别的微塑料,通过层层食物链,回到人类餐桌,最终进入我们的身体。

微塑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根据2017年对微塑料进行的调查指出,90%被人体摄入的微塑料和纳米级塑料颗粒应该不会被人体吸收,而是通过粪便排出,因此微塑料可能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2016年欧洲食品安全局下属的期刊《EFSA Journal》发表过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塑料含有的污染物对人体有负面影响。直径小于20微米的塑料颗粒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且在内脏中累积,对动物的器官、肠道和激素调节产生潜在的恶性后果。塑料生产过程中增添的一些化学成分,如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释放到环境后便成为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当海洋生物或人类摄入并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会以假激素的形式向身体传递模拟或虚假的化学信号,从而干扰内分泌功能,影响生殖和发育,造成畸胎甚至致癌。

27万吨海洋塑料微粒如何治理?

全球的塑料污染正在呈上升趋势。2017年,全球共生产了约3.48亿吨塑料。每年有约800万吨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占所有海洋垃圾的60-80%。如今海洋中漂浮着5万亿个塑料微粒,总质量达27万吨。

海洋塑料垃圾清理工作并不能解决巨大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加州海洋生态学家Clare Steele博士表示:“那些浮游生物大小的微塑料非常难以清理。唯一的方法是解决源头问题,这需要我们彻底改变如何去使用材料,尤其是一次性塑料的习惯,例如餐具、吸管、塑料瓶。”

企业方面,联合利华、高露洁、欧莱雅等商家都宣称逐步淘汰或已全面停止塑料微粒的使用,国际上很多国家与地区已经行动起来,陆续对塑料微珠、塑料棉棒 、塑料吸管以及一次性餐盒、泡沫塑料进行管制与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从源头上减量。(点击下列图标查看)

塑料微粒密集区

塑料微粒密集区

丢弃在海岸线上的塑料垃圾将会扩散?最终出现在哪里?

图中国家对棉棒、吸管、餐盒等日常塑料用品有着严格的禁令,同时他们也地处塑料垃圾的“密集区”。

2015年,美国率先禁止生产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妆品,并且禁止销售、包装、进口含塑料微珠产品。

2019年,欧盟提出禁止使用约90%的微塑料污染物,试图在20年内减少40万吨塑料污染。

意大利将于2019年开始禁止生产和销售塑料棉棒,在法国、摩纳哥地区该禁令将于2020年开始生效,英国也将其列入计划。

近两年来,塑料吸管引起了沿海国家或群岛国家的重视。

早在2012年海地对泡沫塑料出台禁令,目前共有15个国家及地区对塑料餐盒、泡沫塑料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生产、销售、进口或使用。

到2021年,欧盟成员国将禁止使用包括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制棉签、塑料吸管、塑料搅拌棒在内的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项“禁塑令”被认为是反对塑料垃圾侵占海滩、污染海洋的重拳之举。

“限塑令”的灰色地带

中国是最大的塑料生产国。2017年,全球生产的塑料29.4%来自中国。

中国的“限塑令”至今已经施行了11年,效果却不容乐观。除日常生活垃圾,因电商、外卖行业的迅速崛起而产生的一次性塑料垃圾,更是让塑料污染问题雪上加霜。

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比2008年增长约26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8%。业内人士表示,快递使用的塑料袋大部分为一次性再生塑料袋,但用来密封的胶带部分主要材质仍是聚氯乙烯,经过近百年才能被降解。

据测算,中国平均每件快递的胶带使用量是0.8米,《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使用了4亿卷(91米/卷)快递胶带,其长度可绕地球赤道908圈。

而近年来兴起的食品外卖行业已成为塑料垃圾大户。因外卖产生的塑料餐盒、塑料袋、塑料勺等垃圾,绝大多数属于用完即弃、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2018年外卖日完成订单量已超过2000万单,这意味着每天扔掉约6000万个塑料餐盒。

一项针对外卖商家和外卖平台的调研显示,在23个使用塑料袋的外卖商家中,96%的外卖商家使用的是标识不完整的不合规塑料袋,且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在订单中显示塑料袋收费并纳入消费凭证。

海南率先将实施十余年的“限塑”升级为“禁塑”。2019年3月12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并解读《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宣布海南自今年起分种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海南在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资料来源:绿色和平、BBC、新华网、人民网、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PlasticsEurope Market Research Group

 

记者/配音:王喆

插画/设计:李靖华

开发:刘佳昕

监制:耿铭钟

财新数据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