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千里,同样不幸。

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制造数起连环爆炸和枪击,已有129人死300多人伤。它震动全球,但却并不是唯一的惨剧。

此前一天在黎巴嫩贝鲁特,43人死于自杀式炸弹袭击,然而很多人对此似已麻木。

何至于此?你需要了解背后那段情仇交织的中东故事。

Loading...
财新网 财新网 财新网 财新网 财新网
photo photo photo
情仇中东
cover
tip

纷繁的宗教

Religious Complexity
伊斯兰教、犹太教与基督教,千年的历史恩怨,至今未有分解。

富庶的黑金

Fields of Black Gold
石油,对中东的一些人是衣食所依,对另一些幸运儿则是天赐的巨宝。

商贸的咽喉

Key Routes of Trade
苏伊士运河、亚丁湾与霍尔木兹海峡是三个交通要道,它们的安全时刻牵动着全球经济。

嚣张的恐怖

Terror at Doorstep
基地组织未亡,“伊斯兰国”又起,不知何时遭遇刀枪或炸弹,依然是中东民众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未熄的战火

Land of War
数个国家仍陷于内战,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艰难的谈判

Tough Negotiations
巴以和谈、伊朗核谈与阿富汗和平谈判,它们如果有一个真正成功,都能给中东带来更稳定的未来。

点击各国
发现更多

  • 纷繁的宗教
  • 富庶的黑金
  • 商贸的咽喉
  • 嚣张的恐怖
  • 未熄的战火
  • 艰难的谈判
photo
恐怖之手(长阅读)
从基地组织建立到9-11袭击,再到“伊斯兰国”突起,世界在几十年间并没有变得更加安全,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回潮反而更加让人忧虑。
  • 1979
    “圣战”发源

      1979年12月24日,正如火如荼的冷战在中亚地区掀开了新的一章。苏联军队当天开始大举进入阿富汗,并在半周内打垮了阿国政府军,亲苏的卡尔迈勒上台执政。

  •   原本内部分裂严重的阿富汗却也因此找到了最明确的敌人。多地的民间武装成为反苏游击队,并开始联合作战,他们沿用了一个早先开始流传的称号,自称为“圣战者”(Mujahideen),这个名字从此为全世界瞩目。

  •   美国将阿富汗战争看对抗苏联的重要一环,并通过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向“圣战者”提供了对空武器和其他支持。另有多国也对“圣战者”的不同分支提供了援助。

  •   在长达十年的战争期间,大量穆斯林志愿者从中东伊斯兰国家奔赴阿富汗。这其中包括了一位对“圣战”极其热衷的沙特阿拉伯富家子弟——奥萨马•本•拉登

  •   十年战事让阿富汗满目疮痍、经济凋敝,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成为了极端主义滋生之处。本·拉登和他的“圣战者”同伴们也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的战斗经验和军事素养,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

  • 1988
    基地组织出世

      1988年8月,苏联即将从阿富汗撤军之际,本•拉登建立起了“基地”(阿拉伯语:القاعدة,英语:Al Qaeda)。这是一个贯彻库特布主义思想的组织,以消灭一切非伊斯兰教的外部势力为己任。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完全撤军,本•拉登也准备回到沙特继续自己的“圣战”。

  •   在离开阿富汗之前,本·拉登还结识了一个刚刚来到此地的23岁年轻人。这个名叫阿布•穆萨布•扎卡维的约旦人同样热衷于用武力实施“圣战”。本·拉登本想招募他加入基地组织,但被扎卡维拒绝了——当时的扎卡维认为,自己的敌人只是以色列和约旦王室。

  •   阿富汗硝烟还未散尽,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次年初,美国主导的联军开始打击伊拉克军队,沙特积极配合了美国的行动,并允许美军使用本国军事基地驻军。本•拉登认为,沙特这样“引狼入室”相当于背弃了伊斯兰教义。作为在沙特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人士,他试图改变王室的想法,结果遭遇政治打压,不得不逃往北非国家苏丹。

    photo
  •   客居苏丹的本•拉登并未能更多施展自己的手脚,他在1996年又被苏丹政府驱赶。此时的本•拉登已被沙特通缉多年,并失去了沙特公民身份。但他还有另一个“完美”的去处——已经变天的阿富汗。

  • 1994
    阿富汗“老朋友”

      苏联撤军之后,阿富汗的卡尔迈勒政府在三年内迅速倒台。国内各股力量又一次陷入分裂与混战。

  •   1994年,毛拉•奥马尔(ملا محمد عمر مجاهد‎,Mullah Mohammed Omar Mujahid)在阿富汗成立了自称为“学生”的伊斯兰武装组织,这个名字被音译为“塔利班”(普什图语طالبان,英语Taliban)。政治和军事能力出众的塔利班很快控制了阿富汗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以伊斯兰教法治理的政权,并在1996年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   在早年的抗苏战争中,身为外籍“圣战者”的本•拉登已经在阿富汗树立了英雄形象,研究者认为他也与奥马尔本人有着相当深厚的交情。对想要大展拳脚的“基地”来说,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显然是完美的活动据点。

  • 1998
    目标美国

      自1997年起,基地组织将自己的力量陆续移入阿富汗境内。1998年,来自埃及的极端主义头目艾曼·扎瓦希里也带领自己的部下与本拉登合流,他很快成为基地的核心成员。

  •   成立之后,基地组织即多次发动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袭击,并与全球多地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保持联系。

  •   1998年2月23日,本•拉登、扎瓦希里和另外几名极端组织头目联名签署一份“教令”,号召全球穆斯林拿起武器,向美国宣战。当年8月7日,基地组织用自杀式炸弹袭击了美国在东非的数个使馆。造成超过200人死亡。

  •   在1999年,西方和中东反恐机构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在本·拉登身上。但当年还有另一件事发生:约旦新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2月继位登基,大赦国内政治犯。重见天日的犯人包括一个熟悉而危险的名字——扎卡维,那个错过了阿富汗“圣战”但结识了本·拉登的约旦年轻人。一份报道称,出狱后的扎卡维在很快见到了本·拉登,并获得了资金支持,开始运作极端武装训练营。

  •   当然,此时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中心依旧是本·拉登和基地,他们不断在全球各地拉拢或建立分支,袭击行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1998年12月,CIA反恐中心已经向白宫报告称,他们认为基地组织正在筹划攻击美国本土,其中包括进行劫机训练。显然,这份报告和其他的蛛丝马迹都未能引起美国足够的重视。

  •   2000年10月12日,基地组织袭击了一艘停靠也门的美国军舰,造成数十名美军死伤。看上去它的袭击目标依然是驻中东的美国机构和军事目标。然而这一切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2001
    9·11和又一场阿富汗战争

      2001年9月11日,一场空前的袭击降临美国本土。劫持四架客机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在全球恐怖主义历史上,写下了堪称最疯狂、最血腥的一笔。纽约世贸中心双塔轰然倒塌,五角大楼满目疮痍,共有2977人遇难,超过6000人受伤。在珍珠港事件之后,这是外敌首次在美国领土上造成重大伤亡。

    photo
  •   本•拉登立即否认自己或基地组织与9-11袭击有关。但美英等国情报机构很快认定他们就是事件元凶。打击行动很快开始。

  •   对本•拉登、扎瓦希里和扎卡维等人来说,9-11可谓是极端主义“全球圣战”的最大成功。但对长期庇护他们的阿富汗塔利班而言,这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政治灾难。塔利班并未把自己看作“全球圣战”的践行者,他们的首要甚至近乎唯一目的,是在阿富汗建立一个稳固的伊斯兰政权。9-11袭击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都是基地组织的阿拉伯成员,没有阿富汗人参与。

  •   但阿富汗塔利班对基地组织依旧选择庇护——奥马尔并不愿出卖本•拉登这位“高尚的客人”。塔利班曾经要求美国提供本•拉登与9-11有关的证据,并表示愿意将他交由一个伊斯兰法庭审判。但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答复没有给出任何回旋余地:“我们知道他有罪。把他交出来。”

  •   2001年10月7日,美国主导的北约联军开始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的军事行动。塔利班则愤怒地宣布本•拉登和副手们已经彻底成为“自家人”,并向他们提供了阿富汗国籍。

  •   他们入籍的这个阿富汗国很快就不存在。北约联军和反塔利班的阿富汗北方联盟携手进攻,在开战一个月后就拿下了首都喀布尔,“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迅速瓦解。塔利班武装退却到了东南部地区。

  •   战争中,基地组织成员们或死或逃,不少人潜往邻国巴基斯坦。联军对本•拉登可能藏身的边境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和搜索,但数年下来未获成果生未见人、死未见尸。本•拉登还屡次通过录像带现身,打消人们对他已死的猜测。

      而扎卡维也参加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与北约联军的战斗,根据多国情报部门的说法,他在战斗中受伤,随后潜入伊朗治伤,并在2002年转往伊拉克治疗。

  • 2003
    缠斗伊拉克

      美国此时也将注意力转向了伊拉克。美国情报机构当时相信,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庇护了正在治伤的扎卡维,让后者得以在伊拉克部署恐怖分子网络。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组建的联合部队开始对伊拉克实施军事行动。

    photo
  •   伊拉克政府军也没能坚持太久,萨达姆很快兵败被俘。伊拉克国内长期被压制的各种力量开始复苏,有些讽刺的是,获得活动空间的也包括了扎卡维领导的“统一圣战组织”(جماعة التوحيد والجهاد,Jama'at al-Tawhid wal-Jihad)

  •   扎卡维在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之间多次游走,他的策略是建立起“逊尼保护者”的形象,让组织在逊尼穆斯林群体中扩张和扎根。同时还尽力吸收萨达姆政权内的伊拉克军人,以及叙利亚武装分子。2003年下半年起,“统一圣战组织”开始在伊拉克境内不断制造爆炸袭击,目标主要是什叶派穆斯林、北约联军设施,以及各国和联合国驻伊机构。

  •   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地带,藏匿起来的基地组织依旧存活。躲藏中的本•拉登似乎已不再进行日常掌控,转由扎瓦希里行使实际权力。伊拉克战争开始后,基地组织的分支和其他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一方面继续在中东活动,一方面尝试继续在西方国家发动恐怖袭击,打击美国的盟友,并宣示存在感。

  •   而最集中也最血腥的袭击,依然发生伊拉克和阿富汗。经过恐怖组织头目们长达八个月的协商,扎卡维终于在2004年9月对基地组织宣誓效忠,外界从此开始将他麾下的组织称为“伊拉克基地组织”。

    photo
  •   与扎卡维合流之后,缓过一口气的基地组织雄心勃勃地设定着下一步目标:先将西方势力赶出阿富汗和伊拉克,随后将自己的“圣战”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

  •   但扎卡维与基地总部始终存在裂隙。扎卡维对伊斯兰原教旨的解读比本·拉登更加极端,他认定什叶派穆斯林全都是“叛教者”,决心对他们实施清洗。在普通伊拉克人眼里,扎卡维如此做法显然是在屠杀自己的朋友和邻居,许多逊尼派组织也渐渐开始疏远扎卡维。

      与扎卡维不同的是,扎瓦希里等人依然希望基地组织建立“伊斯兰保护者”的形象,在打击“外敌”之际,他们并不想与什叶派民众为敌。双方显得貌合神离。

  •   随着伊拉克基地组织成为美国眼中的一个主要威胁,扎卡维头上的悬赏金也增加到了2500万美元,与本·拉登并列。

      2006年6月7日,扎卡维走入了伊拉克巴古拜城以北的一所秘密处所,但他并不知道这里已被约旦和美国特工机构监视。在确认他的踪迹后,两架美军F-16战斗机在建筑上方投下4枚制导炸弹。“最危险的扎卡维”死了

  •   阿布·哈姆扎·穆哈吉尔接替扎卡维,成为了伊拉克基地组织和一系列附属组织的领导者。当年11月,他重整出了一个新的组织“伊拉克伊斯兰国”(دولة العراق الإسلامية,Islamic State in Iraq),一般被简称为ISI。

  •   在经济方面,ISI颇有“能力”,通过索取人质赎金、收取保护费和石油走私等手段,它当时的年收入可以达到约2亿美元。

      但在另一方面,“比极端更极端”的ISI高估了自己团结逊尼派穆斯林的能力。无法接受其极端宗教清洗政策的民众开始发起反抗。ISI一边应付美伊等国联军的打击,一边压制和恐吓本地逊尼民众,甚至直接对反抗它的村庄发动袭击。腹背受敌让ISI元气大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通缉穆哈吉尔的悬赏金在2007年还有500万美元,到2008年已经减少到了10万美元。

  •   ISI将指挥部转移到了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Mosul)地区。摩苏尔是传统的库尔德人聚居区,这里曾是伊拉克最稳定富庶的地区之一,但库尔德人长期被萨达姆政权压制。随着萨达姆倒台,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的冲突开始加剧,ISI也借此找到生存缝隙,等待时机。

  •   发动战争的总统小布什已经被奥巴马取代,美国人此时也在寻求从伊拉克脱身。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美国与本•拉登的猫鼠游戏依然在继续,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动都开始收缩。

  •   2009到2010年,美国开始将伊拉克的防务逐步交回给伊拉克政府。这为ISI提供了招兵买马的机会。到2010年,伊拉克伊斯兰国为一名战士开出的薪水已经高于伊拉克政府军的薪酬,它还成功地将一些曾经反对ISI的逊尼武装组织收入麾下。

  •   2010年4月,穆哈吉尔被美伊联军在提克里特附近击毙。他的接替者是一个伊拉克本土头目: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如果说扎卡维时期的伊拉克基地组织还是“进口货”——主要依赖外国武装分子,那么发展到此时的ISI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本土化。几乎没人想到,它的“运气”随后也开始到来。

  • 2011
    “伊斯兰国”来了

      “阿拉伯之春”在2011年席卷中东,不仅震动了中东北非各国政府,也给基地组织带来危机。阿拉伯世界的年轻人发现,除去走极端武装道路,还有其他办法可以带来政权改变。

  •   民主运动的新道路当然并不为本·拉登这样的库特布主义者接受,他对这样的思潮充满担忧,不过同时也把随之带来的政治动荡看成机会

  •   幸好他已经没有时间了。2011年5月2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所住宅里被美军海豹部队打死。他的尸体在验明正身后,被送上美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进行海葬。一个恐怖主义的代名词消失了。

    photo
  •   本•拉登之死对基地组织是极其沉重的打击。虽然他早已不是基地组织的日常指挥者,但实际掌控者扎瓦希里的声望远逊于他,基地的许多分支机构也对扎瓦希里并不信服。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也乐观地认为,基地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   帕内塔们大概没有预料到,此前近乎销声匿迹的ISI此时开始借助政治动荡,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迅速壮大。

  •   2011年3月起,“阿拉伯之春”下的叙利亚陷入严重的国内骚乱,反对阿萨德政府的人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决定向政府诉诸武力,这其中既包括了温和派的伊斯兰派别,也包括了不少极端组织。

      扎卡维生前与邻国叙利亚的极端分子一直有着紧密联系,在他被击毙后的2007年,伊拉克境内活动的极端武装人员依然有近90%来自叙利亚。ISI自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一资源的机会。巴格达迪的手下阿布·穆罕默德·约拉尼(أبو محمد الجولاني‎,Abu Mohammad al-Julani)在当年8月潜入叙利亚境内,将当地一些零散的极端组织重组成“努斯拉阵线”(Al Nusra)。这个规模不大的武装组织采取了与ISI一脉相承的血腥袭击手段。很快“打出名声”。

  •   在伊拉克境内,ISI同样开始行动。2011年8月,ISI武装分子在12个地点连续发动了22场恐怖袭击,不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伊拉克军方的士气。

      此前在7月,ISI已经发动了所谓“破墙行动”,对伊拉克各地羁押ISI骨干成员的监狱展开攻击;9月在提克里特的一场攻击就让47名ISI成员成功逃脱。

  •   随着实力的积累和人员的扩大,到2013年,“努斯拉阵线”已经成为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主要力量之一。巴格达迪借此“名正言顺”地宣布,他的组织正式升级为“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简称为ISIS),就此展示出与基地组织分庭抗礼的姿态

      但让他愤怒的事情发生了,羽翼渐丰的约拉尼不愿再听命于自己曾经的上级,宣称“努斯拉阵线”将继续效忠扎瓦希里和基地组织,拒绝加入ISIS。巴格达迪只得亲自到叙利亚,重新发展叙利亚分支,与“努斯拉阵线”展开一场“抢人抢地盘”的竞争。

  •   而叙利亚的其他反对派武装则很快发现,ISIS并不是一个反抗阿萨德政府的盟友,而是自己背后最危险的敌人。ISIS在表面上与许多武装合作,实际上却意图趁乱转化或杀害其成员,壮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

  •   2014年2月,扎瓦希里治下的基地组织总部决定与ISIS正式划清界限。两个恐怖组织从暧昧的合作变成了对抗与竞争。

  •   后来者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了“领先”,到当年6月初,ISIS已经在伊拉克占领了不小的一片区域,这包括了该国第二大城市摩苏尔、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以及另一座城市费卢杰(Falujjah)——这座城市在伊拉克战争中十分知名,美军和逊尼派武装曾在这里进行血腥的巷战。

      ISIS立即开始在占领区实施自己的严酷伊斯兰教法,并对异教徒和什叶派穆斯林进行清洗。另一方面,自感兵强马壮的它开始筹划南进巴格达。

      2014年6月29日,巴格达迪对外宣布,自己的组织将更名为“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在他和同伴们设计的“愿景”中,“伊斯兰国”将一统伊斯兰世界,号令全世界的穆斯林,占据广袤的国土,他同时自封为这个“国家”的“哈里发”。

    photo
  •   中东各国和主流穆斯林群体严辞驳斥巴格达迪的荒唐野心,也坚决不使用“伊斯兰国”来称呼他的极端组织,因为它“既不伊斯兰,也不是国”(it is not Islamic, nor is it a state)。

  •   但该组织的建国野心确实对极端主义者起到了号召效果。相当一部分伊斯兰极端组织陆续向巴格达迪表示效忠,这其中包括在西非活动猖獗的“博科圣地”,以及巴基斯坦、利比亚、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地的极端组织。

  •   更名后的“伊斯兰国”继续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略地,并一度进逼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在多国空袭和政府军、地方武装的持续打击下,它的进一步扩张才终于被遏制。

      然而多年的空袭和地面打击似乎并未伤及“伊斯兰国”的筋骨,在这个战火纷乱、罅隙丛生的地区,虽然它与周围几乎所有势力为敌,却能通过石油交易、抢掠、绑架勒索、文物走私等手段维持自己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并且利用和挑拨外部各方之间的矛盾,维持住自己的地盘。

  • 2015
    不见终点

      近几年间,“伊斯兰国”在中东和全球不断制造恐怖袭击、在自己的控制区内毁坏历史遗迹、残杀平民、并残忍地将许多人质公开处刑。它还利用来自西方国家的年轻成员,制作并向全球互联网传播自己的威胁信息和宣传品。“伊斯兰国”的名字几乎每周都出现在全球新闻头条。与基地组织相比,它的恶名不遑多让,甚至已有过之。

    photo
  •   “伊斯兰国”还百般劝诱基地和塔利班等组织的成员加入,同时在全球各地广招人手,蛊惑穆斯林投奔,投奔者中也不乏西方国家公民。从土耳其与叙利亚的边境到穆斯林学生所在的学校,再到网络社交媒体,处处都是反恐力量和“伊斯兰国”的角力场所。

  •   扎瓦希里并不甘心地位旁落。近年来的多起“独狼”恐怖袭击,一定程度上正是由基地和“伊斯兰国”间的这种“竞争”促生。

      让专家和民众都忧心忡忡的是,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生存土壤并未减少。在中东,叙利亚战火绵延,多个国家在“阿拉伯之春”之后持续动荡,巴以关系也再度激化;在非洲,西非的“博科圣地”和东非的索马里“青年党”依旧嚣张;在欧美和亚洲多国,反恐情势也丝毫没有缓解。

  •   2015年7月30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表声明,确认其领导人和精神领袖奥马尔已死。外界分析认定,他其实在2013年就已病亡。

      奥萨马·本·拉登和毛拉·奥马尔,两个当年的“圣战者”的个人故事现在都划上了句号。从35年前阿富汗战争发端的这段恐怖历史,到此走入了下一篇章。

      然而,2015年11月13日巴黎街头的场景告诉我们,这种恐怖未见终点,晦暗依然。

    photo
  •   【本节全文完】

  • “帝国的坟墓”阿富汗
      阿富汗地处中亚腹地,这里地形多山险峻,物产较为贫瘠,历史悠久而民情复杂。阿富汗曾被多个民族和统治者征服,也长期被卷入大国对抗。在近现代,它曾被英俄反复争夺,并多次击退英军入侵。多个帝国曾在阿富汗遭受失败,因此有史学家称它为“帝国的坟墓”。苏联这次最终失败的入侵,也成了这个名词的又一个注脚。
  • 圣战的污名化?
      一些伊斯兰世界研究者认为,西方舆论对“圣战”和“圣战者”等词语的使用是不严谨的。在伊斯兰教语境中,圣战(阿拉伯语:جهاد,英语:Jihad)既可以指信徒的内心斗争,也可以指与伊斯兰教的敌人进行武力斗争。伊斯兰极端分子基本都使用“圣战”一词来为自己的暴力行动正名,不少穆斯林学者认为这属于冒用,“圣战”也不应被当作极端主义的代名词。
  • 奥萨马•本•拉登
      奥萨马•本•拉登(أسامة بن لادن,Osama bin Laden‎)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恐怖分子”1957年生于沙特,是该国大建筑商本·拉登家族成员。他早年就热衷于研究伊斯兰原教旨,继承家中巨额遗产之后,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投身政治。
      瘦削的本·拉登留着大胡子、头缠白布的形象为全世界所熟知。他身高出众,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他至少超过1米90。而据见过本·拉登的人描述,他说话实际上轻声细语。
  • 库特布主义
      萨义德·库特布(سيد قطب‎,Sayyid Qutb)是20世纪40年代一位划时代的伊斯兰教学者。库特布认为伊斯兰世界已经陷入了"蒙昧时代",而古兰经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和生活方式,能够带领人们走出蒙昧,得到与人性的和谐。
      但是库特布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一个伊斯兰教法治理的大同社会,要通过传教和圣战将古兰经的影响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本拉登与萨义德.库特布的弟弟穆罕默德·库特布私交甚好,也酷爱阅读库特布的各种著作。对本·拉登来说,创建基地组织就是将库特布的圣战付诸实践的第一步
  • 错过战争的狂热分子
      阿布•穆萨布•扎卡维(أبومصعب الزرقاوي‎,Abu Musab al-Zarqawi),1966年生于约旦,出身贫寒,研究者认为他早年即卷入了许多犯罪活动。一位基地组织高级成员形容称,扎卡维不善言辞,性格倔强,“对自己相信的事从不妥协”。
      1989年,他来到阿富汗欲参加对苏作战,但苏联当时已经在撤军。扎卡维没有参与圣战者的军事行动,而是成为了当地伊斯兰教通讯的一名报道员。与本·拉登相识很可能让他下决心走上相似的道路。
  • 塔利班“生活在中世纪”
      塔利班政权实施非常苛刻的伊斯兰教法统治,镇压一切异己。他们沿用历史上多种死刑和酷刑,禁止女性外出,禁止电视等娱乐活动,被许多人称为“现代社会的中世纪政府”。
  • 本·拉登与奥马尔
      奥马尔本人对本•拉登颇为敬仰。美英情报机构认为,本•拉登是塔利班的主要资助者之一。
      一种情报分析甚至认为,奥马尔有一位妻子是本•拉登的大女儿,而本•拉登的第四个妻子则是奥马尔的女儿。不过塔利班方面否认这种说法。
  • 艾曼·扎瓦希里
    艾曼·扎瓦希里(أيمن محمد ربيع الظواهري‎,Ayman al-Zawahiri)原籍埃及,曾是一名外科医生,14岁就加入了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并涉事埃及总统萨达特被刺案。1998年,他携自己领导的“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加入了基地组织。有分析人士猜测,文化程度较高且十分老成的扎瓦希里长期以来都是基地组织真正的幕后大脑。
  • 基地组织早期的重大袭击
      1992年,基地实施首次恐怖袭击,在也门一酒店制造爆炸案,意图攻击驻也门美军,造成2名游客死亡。
      1993年,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造成6人死亡,在美国造成很大震动。该袭击被认为并非基地组织策划,但一名主犯是基地核心人物之子,美国调查认为,他曾在基地的训练基地受训,并与本·拉登有交集
  • 这份所谓“教令”的节选:
      该“教令”(فتاوى,Fatwa)的标题为“反对犹太及十字军圣战”,内文中写道:“杀死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是每一个穆斯林在每一个国家遇到任何机会都应该戮力而为的。这样才能从他们手中解放耶路撒冷和麦加,才能让他们的军队离开耶路撒冷和麦加,才能击败他们、让他们再也无法威胁到任何一个穆斯林。”
  • 一场空前的恐怖袭击
      “我站在曼哈顿街边,看到我认为坚不可摧的一切灰飞烟灭。我看到漫天的灰土,看到人尖叫,看到有人绝望的跳楼……我知道我的人生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我知道整个美国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
      这是美国高盛公司一名实习生对当时情景的回忆,他当时刚刚大学毕业,就在曼哈顿目睹了世贸中心遇袭的场景。
  • 美国认准了他们
      美国在接下来的数年间提出大量证据,来证实基地组织和本·拉登主持策划了此次袭击。
      被证实直接参与策划实施9-11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有: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他被认定为9-11主谋)、拉姆齐·比那尔什布(Ramzi bin al-Shibh)、阿塔西(Walid bin Attash)、哈萨维(Mustapha al-Hawsawi)等
  • 心情复杂的塔利班
      一位塔利班战士对当地记者表示:“基地组织在我们这里如同喉咙中的一根鸡骨头。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 错误的战争
      美国出兵伊拉克时,小布什政府给出的两个重要理由是(1)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扎卡维在伊拉克接受了治疗和庇护。其他原因还包括萨达姆政权的独裁统治和践踏人权行为。
      然而美国在伊拉克始终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踪迹。美国进行的事后调查也发现,此前关于萨达姆与扎卡维有染的情报质量和可信度都成疑。美国政界很多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 萨达姆的强人政治
      在被美国彻底打垮之前,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依然是中东军事强国。它对外与以色列对抗,和沙特和伊朗掰手腕,对内则用高压统治来维系自己的逊尼派政权,压制占该国人口多数的什叶派和北部少数族裔库尔德人。
  • 9-11后西方国家本土重大恐怖袭击
    【马德里“11-M”袭击】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的火车爆炸造成202人死亡。西班牙方面的调查认为,袭击的主要策划执行者是摩洛哥极端分子,与基地组织并无直接关联。西班牙公众认为袭击意在报复西班牙参与出兵伊拉克,随后的大选中,支持出兵的执政党人民党大败。
    【伦敦“7-7”袭击】
    2005年7月7日早高峰时段,伦敦的地铁和公交车在多处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共有56人死亡。此前一天,伦敦刚刚获得2012奥运会主办权。调查认为袭击可能主要由欧洲本土的恐怖分子实施。
  • 伊拉克基地组织(Al-Qaeda in Iraq)
      事实上,扎卡维给组织的命名是“美索不达米亚圣战基地组织”,该组织自己从未使用“伊拉克基地组织”这个名字。
      在当年的一段录音中,本拉登将扎卡维称作“伊拉克基地的王子”。但对扎卡维是否忠诚于本·拉登和基地组织,外界有不少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基地意在借扎卡维的效忠表明其在伊拉克与美军对抗的实力,扎卡维始终没有真正听命于基地的指挥。
  • 扎瓦希里给扎卡维的信[节选一]
      关于我们在伊拉克的圣战的目标,我愿谦卑地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步,将美国人逐出伊拉克……
      第二步,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伊斯兰权利体或酋长国,并将其最终发展成一个哈里发国,让它在伊拉克覆盖尽可能多的土地……要立即填补美国人离开后造成的空白,抢在其他非伊斯兰力量之前……
      第三步,将圣战扩大到伊拉克周围的世俗化伊斯兰国家……
      第四步,可能像此前发生过的一样,和以色列的战斗……
  • 扎瓦希里给扎卡维的信[节选二]
      大众没有这个思想觉悟,他们只会在外敌面前联合起来,而不会直接对抗什叶教徒……如果不是因为什叶派和美国人结盟,逊尼群众根本不会选择和他们对抗……为了保持群众对我们的支持,我们需要避免一切大众可能无法理解的圣战行为。
  • 扎卡维之死
      根据美军事后报告,扎卡维并未当场死亡,而是存活了约一个小时。空袭同时杀死了他的一名副手,以及他的至少一位妻子和一个孩子。
      美国媒体认为,扎卡维可能是被不信任他的基地成员所出卖。《纽约时报》报道称,一名基地组织成员提供了扎卡维副手的行踪,并促成了扎卡维之死。
  • 阿布·哈姆扎·穆哈吉尔(Abu Hamza al-Muhajir)
      埃及人,原名不详,1982年加入扎瓦希里的极端组织,并在1999年前往阿富汗,2002年来到伊拉克并逐渐成为扎卡维的主要助手之一。阿布·哈姆扎·穆哈吉尔是一个化名,意为“移民哈姆扎之父”。他还有许多其他化名。
  • 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 (أبو بكر البغدادي‎,Abu Bakr al-Baghdadi)
      巴格达迪生于伊拉克萨马哈地区。极端组织内部声称他在巴格达大学获得了伊斯兰教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巴格达迪是清真寺一名神职工作者,并帮助建立了一支当地宗教武装组织。许多人称,他当时是一个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人。2004年,他曾被美军抓捕,但当年底被释放。
      2006年,他所在的组织被重组进ISI,从此开始在ISI担任头目,逐步上位。
  • 阿拉伯之春
      这场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浪潮自2010年12月开始于突尼斯,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民众相继举行抗议示威、要求政府改革甚至下台。它直接导致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政权更迭,让叙利亚陷入内战,并迫使多个国家进行了改革或政府改组。然而除了突尼斯等少数国家取得了民主改革成果,多数国家至今并未取得进步,一些还发生了军事政变等倒退情况。
  • 本·拉登担忧“阿拉伯之春”
      他在信件中写道:“(埃及和突尼斯的事件)会带来多米诺效应…我们如果加大宣传、教育和警示力度,引导可能选择‘半截方案’(指世俗化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提供我们的建议……如果真主在我们一边,下一个阶段可能会是一场全面的伊斯兰胜利。”
  • 本·拉登之死
      美国情报机构在2010年锁定了本·拉登的一名信使,随后发现一处宅邸很可能是本·拉登的藏身之处。中央情报局(CIA)招募的一名巴基斯坦医生还用一个虚假的疫苗项目取得了宅邸内孩子的DNA来确认身份。
      美军海豹突击队在现场共击毙包括本·拉登在内的四名男性,有两名女性受伤。外界的一些质疑认为,本·拉登当时并未抵抗,但美军选择打死他而不是活捉。也有质疑认为巴基斯坦方面参与了行动。
      美军在行动中缴获了本·拉登的大量个人物品、文件和电脑资料,其中不少内容现在已经解密并被公之于众。
  • 美国人的乐观
      2011年7月9日,帕内塔在访问阿富汗时表示:“击溃基地组织这一目标就在眼前……(只要继续在巴基斯坦、索马里和也门开展打击活动)我们很快就能彻底消灭基地组织对我们国家的威胁。”
  • 到底叫什么?
      这个极端组织当时有两个经常被使用的名字,ISIS(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al-Sham)和ISIL(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Levant)
      其中“al-Sham”和“Levant”指的都是同一个区域——地中海以东、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和周边其他一些地域在内的广大地区。al-Sham是这个地区的古称,一些情况下也被用来专门称呼大马士革城。而Levant则常常出现在历史和宗教语境中,尤其是与十字军东征的历史相关,这也与扎卡维、巴格达迪等人的观念有着对应。
  • 最危险的敌人
      ISIS武装分子与其他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时常出现摩擦和交火。
      一位叙利亚自由军成员说:“战争在面前,敌人在背后;现在的情况需要我们两边开火,只能导致顾此失彼。我们需要的是集中力量获取和平,而不是被这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埃米尔(指巴格达迪)统治。”
      ISIS的极端立场也引起了很多叙利亚人的愤怒。在阿波勒城的街边,许多涂鸦和标语写着“ISIS毁了革命”、“滚回阿富汗去”。
  • 扎瓦希里发表的声明:
      ISIS不是基地组织的分支。我们和ISIS没有任何组织上的联系,也不对ISIS的任何行为负任何形式的责任。
  • 巴格达迪的“国土”
      “伊斯兰国”在宣布“建国”时也发布了一张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未来国土地图”。它虽然给出了自己的领土野心,却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建国方针。
  • 它不叫“伊斯兰国”
      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反对外界使用“伊斯兰国”这个名字来称呼巴格达迪的极端组织,认为这样的称呼可能造成错误印象,让民主以为该组织有合法性的。中东国家多数使用该组织的阿拉伯语缩写名DAESH(داعش),这个发音与许多负面意思相近,包括“践踏者”和“带来混乱的人”。
      法国政府、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一些美军将领都曾使用过DAESH,但是西方主要媒体目前仍在使用IS和ISIS等称呼。
  • 臭味相投
      截至2015年6月,“伊斯兰国”已声称在利比亚、埃及、沙特、也门、阿尔及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北高加索地区建立了分支,其中许多是宣布效忠的当地极端分子所建立。
      除了该组织骨干力量盘踞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外,它在埃及西奈地区和利比亚也有实际控制地区。
  • 它的对手不团结
      “这个‘哈里发国’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没人把击败它作为第一要务。美国的目标是控制自己在中东的军事投入;对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的君主们来说,最大的威胁是伊朗;伊朗的主要任务是扶植叙利亚独裁者巴沙尔·阿萨德(注:西方媒体多称阿萨德为独裁者);阿萨德的首要关切是阻挡其他叛军;而叛军则执着于先把阿萨德赶出叙利亚。”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 被“伊斯兰国”处刑的遇难者
    - 中国公民樊京辉和挪威公民格里姆斯高·奥夫斯塔
    - 叙利亚考古学家哈立德·阿萨德,世界遗产帕尔米拉神庙的负责人
    - 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和乔尔·索特洛夫;英国援助工作者大卫·海因斯和阿兰·汉宁;美国援助工作者彼得·卡西格;
    - 日本军火商人汤川遥菜和试图营救他的日本记者后藤健二
    - 法国导游埃尔韦·古德尔、克罗地亚人托米斯拉夫·萨洛佩克
    - 被处刑的还有大量伊拉克、叙利亚公民、北非基督教徒,以及多国被俘士兵
  • 加入“伊斯兰国”的西方人
      美国国家反恐中心主任尼古拉斯·拉斯姆森在2015年2月称,预计有90个国家的超过2万名外国人正在为“伊斯兰国”作战,其中有约3400人来自西方国家,其中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的最多。
      令西方社会十分担心的是,被蛊惑并试图前往叙利亚的西方公民中还包括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士和一些女性公民。
  • “独狼”袭击
      在“独狼”式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并不隶属于特定的恐怖组织,而是经各种渠道受极端主义影响,自行发动袭击。在一贯较为和平安全的国家,这样的袭击尤其容易让政府和社会猝不及防。
      近年来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有关的“独狼”袭击包括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枪击案、澳大利亚悉尼咖啡馆人质事件、加拿大渥太华连环枪击案等,它们都引发了全球关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些案件也有“独狼”袭击的特征。
photo
  • GDP
  • 人均GDP
  • 原油产量
  • 军队人数
  • ring1ring2
  • ring1ring2
  • ring1ring2
  • NO.1
  • NO.3
  • NO.2
  • 情仇中东
    沙特阿拉伯
  • 情仇中东
    以色列
  • 情仇中东
    伊朗
  • 7462亿美元

    沙特GDP排在全球第19位。如果不把土耳其算入中东的话,沙特长期以来都是中东最大的经济体,也堪称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 3042亿美元

    科技和商业实力的强大,加上与全球主要西方国家的良好关系,让以色列以弹丸之地产出排名全球第36的GDP,超过周边多数阿拉伯邻国。
  • 4153亿美元

    伊朗有许多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有利条件,但由于长期遭受制裁、商贸发展受限,它还未能在经济上发挥其真正潜力。
  • 26340美元

    由于人口较多,沙特的人均GDP虽然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但与其他海湾富国相比低了不少。
  • 33930美元

    以色列被公认为高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
  • 6820美元

    伊朗人均GDP远远落后于两个地区对手,它有近8000万人口,三倍于沙特,十倍于以色列。
  • 9735千桶/天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它是国际石油市场上最有发言权的力量之一。
  • 0.4千桶/天

    以色列石油匮乏,主要依赖进口。但正在开发天然气和页岩油等新型油气资源
  • 3236千桶/天

    油气产业是伊朗的经济命脉,其产量和出口量都位居全球前列。在美国和欧盟的制裁下,它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中日韩印等亚洲国家。
  • 23.4万人

    沙特一直重视保持强大的军力。该国军费在最近十年内激增,已经高达GDP的10%以上。目前沙特军费金额为全球第四高,仅次于美中俄三国。
  • 16万人

    以色列拥有中东最强大的空军力量,其军事工业发达,军事科技水平在中东可谓最强。再加上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军事合作,它在地区军事冲突中屡屡占得上风。
  • 54.5万人

    伊朗极为重视军事力量,独立于军队之外的“革命卫队”有很强的战力。该国虽然兵员人数远超另外两国,但军费开支在三国中最低。

三国演义

A Game of Three Countries
风云变幻下,中东的许多强国雄风不再,但沙特、伊朗、以色列依然是左右局势的强大力量。他们代表着迥异的族群,他们内部稳定、经济厚实、军事强大,并各自倚仗着不同的外部盟友。
photo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 情仇中东

“不能因为你自己曾经是受害者,就继续去加害其他人——事情要有限度。”

“You cannot continue to victimize someone else just because you yourself were a victim once—there has to be a limit.”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

     二战后中东政治大事记

1948年 以色列建国,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6年 埃及国有化苏伊士运河,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67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1971年 卡塔尔、阿联酋等多个海湾国家独立

1972年 “黑色九月”组织制造慕尼黑惨案

197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全球石油危机

1979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

     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

     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政教合一

1980年 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

1981年 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

1988年 本•拉登离开阿富汗,建立基地组织

1989年 苏军完全撤出阿富汗

1990年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

1993年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达成奥斯陆协议

1995年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

2001年 9-11恐怖袭击,美国和盟友出兵阿富汗

2003年 美国为首的联军入侵伊拉克,萨达姆被捕,三年后被处死

2011年 “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

     利比亚内战,卡扎菲身亡

     叙利亚内战

     本•拉登被美军打死

2012年 巴勒斯坦被授予联合国非会员观察员国地位

返回首页
icon